• 首页 微视光影 书画艺术 文化 科技 汽车 房产 财经 教育 体育

防疫常态化 消毒小家电升温

分享到
首页 > 科技 > 科技数码

防疫常态化 消毒小家电升温

2020-05-29 来源:北京青年报

  “现在出门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洗手。”疫情让人们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更好的卫生习惯,大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。近日阿里巴巴发布的数据显示,常态化防疫下,大家更加注重健康安全和居家生活品质。科技新品、杀菌消毒等小家电销量惊人。其中,洗地机销量增长近6倍,餐具消毒器增长更是超过15倍之多。

  消毒小家电成女性新宠

  此次新冠病毒的来袭,不仅是对国家应急反应的挑战,也是对公共卫生干预能力和个人卫生习惯的一次考验。抗击疫情期间,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、不会用心去做的卫生行为,都在疫情中被强制要求。媒体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,好的卫生习惯应该保持下去,做好预防也成为许多人的共识。

  在生活中,人们的卫生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。新冠病毒对热、紫外线、医用酒精、含氯消毒剂等敏感,这些信息成为了家庭置办“防疫”物资的指南,相关的消毒产品销量迅速上升,消毒小家电也随之迭代升级,小巧便携、使用方便,为它们走进家庭降低了门槛。

  身材变小、提高颜值的消毒机“女性向”之后,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新生代网红,尤为受到女性群体喜爱。“由于疫情的关系,这段时间特别注重杀菌、消毒”。在以女性为主的“种草”平台小红书,近来经常看到博主们真情实感的安利:“因为疫情初期抢不到消毒水,索性买了消毒柜。”口罩、内衣内裤、毛巾、毛绒玩偶,贴身的、易落灰的,经过紫外线消毒,从内到外干干净净。

  消毒机的身材方面,主打家庭使用的大小和微波炉不相上下,主打外出便携的则可以折叠起来,轻松放进行李箱。由于兼具烘干和消毒的功能,睡前将洗好的内衣裤放进去,第二天睡醒时拿出衣物已经非常干爽。

  餐具消毒当下占据厨房C位

  除了衣物消毒之外,餐具消毒的需求增长惊人。消毒柜、便携式消毒锅、消毒杀菌泡腾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。虽然吃完饭后都会清洗餐具,但如果还存有水渍,并且放在不透气的地方,还是容易滋生细菌。在网红的直播带货攻势之下,多个社交平台的种草栏目中,砧板消毒机、刀筷消毒架似乎突然成了厨房“必备”用品,牢牢占据C位。将燃气、消毒柜集为一体的集成灶也成为了厨房装修或者换新的新一代选择。

  餐具消毒器一般可以承载刀具、砧板、筷子等形状不规则或不便于阴干的用品,大小与普通的刀具架或筷篓并无差别,无线储电使用,除了紫外线消毒之外,每隔数小时烘干一次。当然,因为本身就是收纳用品,餐具洗好后直接放入,使用时拿出无需二次清洗,并不用改变原有的使用习惯。

  高温、蒸汽、杀菌……这些词正在成为家庭地面清洁的新需求。现代家庭中,蒸汽拖把、洗地机开始替代传统的拖把。专家曾表示,在56度的温度下,新型冠状病毒在30分钟后就可以失活。这让高温蒸汽拖把的关注度在疫情期间猛“升温”。尤其是有宝宝经常在地上爬的家庭,如果在使用吸尘器后,用蒸汽拖把高温清洁一遍地面,无疑会感到更加安心。

  专家提醒 清洁消毒要适度

  当消毒用品风靡甚至成为家庭标配时,也要提醒人们注意,过度清洁其实反而会带来坏处。国内外均出现了因不当使用消毒剂导致生病甚至中毒的案例。例如孩子在家咳嗽,带到医院检查时症状反而消失了。原来都是家里的消毒剂“惹的祸”,孩子每天生活在充斥着消毒剂味道的家里,就会出现轻微的咳嗽等不舒适的症状。其实,国内大多数地区在疫情暴发的时候,并不处于严重的疫区,家里的环境也相对稳定,没有必要天天频繁地消毒。

  对于紫外线消毒,也有专家认为,只能进行消毒物品的表面,消毒处理效果实在有限,世卫组织提供的指导中也没有提到紫外线消毒的使用。如果没有病人,家里是比较干净的地方,病原微生物相对较少,没有必要使用紫外线。此外,人们长期生活在清洁或无菌的环境中,会造成身体的抵抗力下降,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。可见,清洁消毒“过犹不及”,根据需要适当选用即可。


责任编辑:张波

| 相关新闻

  • 河北: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
  • 实施网络监控,破坏全球数据安全——美国...
  • 点名了!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启现场...
  • 河北省开通12种医保网上掌上缴费渠道
  • 河北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动员培训会...
  • 河北:情系百姓 “钱袋子”八成投向民生

| 要闻推荐

  • 河北广播电视协会
  • 2020——我们的小康
  •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  • 河北广电网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害
  • 全国口罩预订信息共享平台上线

| 视频推荐

京津冀首个区域协同立法今天实施
全球首批新冠肺炎治疗药物获批 河北连花清瘟力推中药国际化
《转型之路》
  • 微视光影
  • 书画艺术
  • 文化
  • 科技
  • 汽车
  • 房产
  • 财经
  • 教育
  • 体育
河北省违法违规网站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311-87118224
冀ICP备字090142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0600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05104号
河北广电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
联系电话:0311-87116353,0311-67561108